众所周知大清乾隆老太爷是放高利贷的行家,京师的当铺、钱庄有三分之一都是老太爷自个开的,格格们要是远嫁蒙古必给当铺一座为嫁妆。
客户群体除了身为臣子的官员,就是兜中有钱的富人。
一般人老太爷看不上。
搁扬州这边,恒利钱庄的客户就是两种人,一是盐商、二是官员。
如果说北京的恒利钱庄是总行,扬州的这家便是分行,除了扬州外,江宁、杭州等富裕地区也都设有分行。
法人代表统一叫爱新觉罗*弘历。
扬州分行是乾隆三十八年开的,不过“注册”本金并不是远在京师的总行拨付,而是直接拿本应为国库正税的榷关收入作为分行启动资金。
清朝在全国设榷关四十处,年正项关税收入为七百多万两,这笔巨款在明朝相当于一年的国库总收入。
一开始榷关收入正项解部,赢余解内库,或“解赴户部转解内库”,只如今一律解内库专放高利。
那老太爷是怎么想起放高利贷的呢?
具体时间不可考,可能就是一开始老太爷觉得直接解往内库的银子太多,堆在那放着有点浪费,加之手头开销比较大,便命内务府将盈余改放高利贷看看能不能钱生钱。
这一放就放出甜头来了,于是又下诏命两淮和长芦盐政每年应交盐课盈余银两不解内库,而以一分五厘息率直接贷给当地盐商。
盐商可是富可敌国的存在,需要借钱么?
不借?
老太爷不高兴直接点了几个总商名字,曰“赏借”。
不借也得借!
虽然规定是一分五厘起息,实际盐商应付的利息高达七分,因为内务府中间过手的官员都要从中扒层皮下来。
客户群体除了身为臣子的官员,就是兜中有钱的富人。
一般人老太爷看不上。
搁扬州这边,恒利钱庄的客户就是两种人,一是盐商、二是官员。
如果说北京的恒利钱庄是总行,扬州的这家便是分行,除了扬州外,江宁、杭州等富裕地区也都设有分行。
法人代表统一叫爱新觉罗*弘历。
扬州分行是乾隆三十八年开的,不过“注册”本金并不是远在京师的总行拨付,而是直接拿本应为国库正税的榷关收入作为分行启动资金。
清朝在全国设榷关四十处,年正项关税收入为七百多万两,这笔巨款在明朝相当于一年的国库总收入。
一开始榷关收入正项解部,赢余解内库,或“解赴户部转解内库”,只如今一律解内库专放高利。
那老太爷是怎么想起放高利贷的呢?
具体时间不可考,可能就是一开始老太爷觉得直接解往内库的银子太多,堆在那放着有点浪费,加之手头开销比较大,便命内务府将盈余改放高利贷看看能不能钱生钱。
这一放就放出甜头来了,于是又下诏命两淮和长芦盐政每年应交盐课盈余银两不解内库,而以一分五厘息率直接贷给当地盐商。
盐商可是富可敌国的存在,需要借钱么?
不借?
老太爷不高兴直接点了几个总商名字,曰“赏借”。
不借也得借!
虽然规定是一分五厘起息,实际盐商应付的利息高达七分,因为内务府中间过手的官员都要从中扒层皮下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