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(1/4)
短暂的风波过后,在学校的日子就变得平静起来。纪罗绮没有心思去管曾经闹事的人,只一心扑在学业上面。那几个闹事的人也没有再找过来,只是安静的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乐。纪罗绮对此并不多做评价。自甘堕落的人没有办法拉得回来,他们既然愿意过那样的生活,那么他们一生也就是那样的生活,自己没有义务去管教他们,自己也没有资格去管教他们。
学校的课业在第一学期还是轻松的,大概是等着第二学期才会加重课业,第一学期不过是让他们熟悉学校罢了。
温舒宁并没有常给家里写信,大概是跟家里的关系不好。纪罗绮不大在意这个,关系好关系不好都是人家的私事,自己没有资格去过问,也懒得去过问。家里倒是隔三差五的就有电报发来,或者有钱寄过来,自己照就收了,然后给家里再寄过去,一封电报也不算是跟家里断了联系。
先前母亲来的电报说,父亲这次回来大概就不会再出去,家族的企业还等着父亲接手,父亲的工作,那头也暂时放下了。纪罗绮没有说什么,只聊了聊自己的近况,又觉得没有什么可聊的,索性就随便说了说,就把那电报发了出去,短短的两三行。
如今的天气已经一天天的冷下来,再过几日大概就到了初雪的日子。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,往日若是在北平雪就应该下下来了。只不过如今这英国的天气也不知道跟中国是不是一样,不知道这英国的雪是不是跟中国的时间一样,不知道英国佬看到雪的反应是不是跟中国人一样。
纪罗绮随便甩了甩头,将这些想法抛诸脑后,又开始想别的事情。之前外教教的那些英语,自己大概是会的,却又不怎么清楚外国人的语法,也跟中国人的使用方式不大一样。中国人学的是书面语长难句,定语从句复句之类的数不胜数,况且老师还对这些句子有硬性的要求,所以大家平常写作的时候用的都是这一类。只不过英国人似乎完全不管什么语法。
中国人说水的时候总喜欢说aglassofwater,到了外国反而直接变成awater,这样的转变让纪罗绮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。他的语法自然是没有错的,非常标准的英语句型和英语语法,只不过在外国人看来反而是麻烦了一些,为此还有英国同学跟他说过。
呆了两个来月纪罗绮就把这个毛病改了过来,现在的说话方式倒是跟英国人一样。现在想起来,心里还发笑,自己的英语老师要是知道自己把那样好的语法,那样好的语言知识用成现在这样,不知道要怎么生气。所有的语法句型抛脑后,只管着从中文意思直译过去,外国人反而听上去更加高兴,真是让人想不透。
温舒宁也是外语系的学生只不过两人不常在一个教室,但是两个人的教授还是大概相同的,所以平常也有些共同话题可以聊。
温舒宁拿着一本书,坐在露天阳台上往下看下去,看到泳池已经被老管家带人封起来,说是这段日子太冷,要是下水游泳怕是冻坏。纪罗绮对此没有太大的反应,自己本身也不太喜欢消遣。泳池什么的,不过是家里的装饰物,为的就是哪天要是有人来房里面子上好看,实际上谁会没事干在那里头游泳呢。
她们还是失策了。纵然天气已经冷下来,初雪却迟迟没有到来,直到等着十一月份都已经结束,进入了十二月。十一月份的天气自然是寒冷的,已经比之前冷了不是一星半点。纪罗绮带了足够多的房东,一五从羊毛衫到羊毛大衣再到棉衣,再到外面的斗篷之类的东西,她的好几个行李箱里面有一个行李箱,专门就是这类防寒衣物。这些衣服足足有十几将近二十件,当真是看的人琳琅满目。尽管如此,母亲还觉得不够,只担心带少了,走之前还说要再带一部分。纪罗绮连忙拒绝,只说这些也已经足够难带了。
老管家自然已经听过大太太的吩咐,也觉得小姐的衣服是带少了,所以在刚开始进入冬天的时候,老管家又专门派人去英国的裁缝铺,那边又找了几件冬装回来。英国的衣服跟中国的当然是不太一样的,英伦风的东西看上去总是更要跟现代社会接轨,而中国则是更为古朴,不过这些都不大重要。
纪罗绮当初看着老管家带回来的一堆衣服,挑挑拣拣之后,无奈的笑了笑,让人拿一部分过去给温舒宁。
温舒宁自然也带了防寒的衣物,只不过没有那么多罢了。自己本身在家里就不受重视,所以衣服什么的自然也没有几个兄弟姐妹多来这里行装,都是自己打点,所以只不过挑几件需要的带走,不然的话可没有人帮自己送行李运行李。为此,到了冬天,衣服尽管也还够用,只不过就显得有些少了。那个房间里的一整面大衣柜她如今都还没有放满。
十二月的初雪来的突如其来。今天正好是周末,学校不用上课,二人从房中出来,在大厅吃了早饭,老管家便兴冲冲的进来,说外面下了雪,两位小姐可要出去看一看。
纪罗绮眼睛亮了亮,从桌子上站起来,立马有一旁的女佣过来,拿着衣服给披上。另一边,自然也有女佣为温舒宁披上衣裳。
温舒宁是不大想出去的。外面下着雪,天寒地冻,从前这种天寒地冻的日子,自己也出去玩过,只不过因为冻着了,便感了风寒,可是正好姐姐也同时感了风寒,所以姐姐那边门庭若市,自己这边倒是冷冷清清,除了从小跟着自己的丫头之外,没有人过来看自己一眼。后来自己为了避免那样的情况再次发生,索性就不出去看了。只要自己不出去看自己,就不会感冒,就不用发生这样的情况,不必被人耻笑。
学校的课业在第一学期还是轻松的,大概是等着第二学期才会加重课业,第一学期不过是让他们熟悉学校罢了。
温舒宁并没有常给家里写信,大概是跟家里的关系不好。纪罗绮不大在意这个,关系好关系不好都是人家的私事,自己没有资格去过问,也懒得去过问。家里倒是隔三差五的就有电报发来,或者有钱寄过来,自己照就收了,然后给家里再寄过去,一封电报也不算是跟家里断了联系。
先前母亲来的电报说,父亲这次回来大概就不会再出去,家族的企业还等着父亲接手,父亲的工作,那头也暂时放下了。纪罗绮没有说什么,只聊了聊自己的近况,又觉得没有什么可聊的,索性就随便说了说,就把那电报发了出去,短短的两三行。
如今的天气已经一天天的冷下来,再过几日大概就到了初雪的日子。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,往日若是在北平雪就应该下下来了。只不过如今这英国的天气也不知道跟中国是不是一样,不知道这英国的雪是不是跟中国的时间一样,不知道英国佬看到雪的反应是不是跟中国人一样。
纪罗绮随便甩了甩头,将这些想法抛诸脑后,又开始想别的事情。之前外教教的那些英语,自己大概是会的,却又不怎么清楚外国人的语法,也跟中国人的使用方式不大一样。中国人学的是书面语长难句,定语从句复句之类的数不胜数,况且老师还对这些句子有硬性的要求,所以大家平常写作的时候用的都是这一类。只不过英国人似乎完全不管什么语法。
中国人说水的时候总喜欢说aglassofwater,到了外国反而直接变成awater,这样的转变让纪罗绮有一段时间的不适应。他的语法自然是没有错的,非常标准的英语句型和英语语法,只不过在外国人看来反而是麻烦了一些,为此还有英国同学跟他说过。
呆了两个来月纪罗绮就把这个毛病改了过来,现在的说话方式倒是跟英国人一样。现在想起来,心里还发笑,自己的英语老师要是知道自己把那样好的语法,那样好的语言知识用成现在这样,不知道要怎么生气。所有的语法句型抛脑后,只管着从中文意思直译过去,外国人反而听上去更加高兴,真是让人想不透。
温舒宁也是外语系的学生只不过两人不常在一个教室,但是两个人的教授还是大概相同的,所以平常也有些共同话题可以聊。
温舒宁拿着一本书,坐在露天阳台上往下看下去,看到泳池已经被老管家带人封起来,说是这段日子太冷,要是下水游泳怕是冻坏。纪罗绮对此没有太大的反应,自己本身也不太喜欢消遣。泳池什么的,不过是家里的装饰物,为的就是哪天要是有人来房里面子上好看,实际上谁会没事干在那里头游泳呢。
她们还是失策了。纵然天气已经冷下来,初雪却迟迟没有到来,直到等着十一月份都已经结束,进入了十二月。十一月份的天气自然是寒冷的,已经比之前冷了不是一星半点。纪罗绮带了足够多的房东,一五从羊毛衫到羊毛大衣再到棉衣,再到外面的斗篷之类的东西,她的好几个行李箱里面有一个行李箱,专门就是这类防寒衣物。这些衣服足足有十几将近二十件,当真是看的人琳琅满目。尽管如此,母亲还觉得不够,只担心带少了,走之前还说要再带一部分。纪罗绮连忙拒绝,只说这些也已经足够难带了。
老管家自然已经听过大太太的吩咐,也觉得小姐的衣服是带少了,所以在刚开始进入冬天的时候,老管家又专门派人去英国的裁缝铺,那边又找了几件冬装回来。英国的衣服跟中国的当然是不太一样的,英伦风的东西看上去总是更要跟现代社会接轨,而中国则是更为古朴,不过这些都不大重要。
纪罗绮当初看着老管家带回来的一堆衣服,挑挑拣拣之后,无奈的笑了笑,让人拿一部分过去给温舒宁。
温舒宁自然也带了防寒的衣物,只不过没有那么多罢了。自己本身在家里就不受重视,所以衣服什么的自然也没有几个兄弟姐妹多来这里行装,都是自己打点,所以只不过挑几件需要的带走,不然的话可没有人帮自己送行李运行李。为此,到了冬天,衣服尽管也还够用,只不过就显得有些少了。那个房间里的一整面大衣柜她如今都还没有放满。
十二月的初雪来的突如其来。今天正好是周末,学校不用上课,二人从房中出来,在大厅吃了早饭,老管家便兴冲冲的进来,说外面下了雪,两位小姐可要出去看一看。
纪罗绮眼睛亮了亮,从桌子上站起来,立马有一旁的女佣过来,拿着衣服给披上。另一边,自然也有女佣为温舒宁披上衣裳。
温舒宁是不大想出去的。外面下着雪,天寒地冻,从前这种天寒地冻的日子,自己也出去玩过,只不过因为冻着了,便感了风寒,可是正好姐姐也同时感了风寒,所以姐姐那边门庭若市,自己这边倒是冷冷清清,除了从小跟着自己的丫头之外,没有人过来看自己一眼。后来自己为了避免那样的情况再次发生,索性就不出去看了。只要自己不出去看自己,就不会感冒,就不用发生这样的情况,不必被人耻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