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议签订之后的第二天,全球有超过一百多家知名报纸,引用了大汉皇太子刘宇最后这段话,“全球化”正式成为全世界的主流用词,往后的数十上百年内,这三个汉字,都将伴随着整个大汉帝国,成为帝国荣光的代名词!!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除此之外,在这一个多月内,整个世界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大事发生,先是西罗马宣布要在和德国的边境部署远程核导弹,再是意大利宣布向汉国采购最新型号的龙一式战机,总计采购超五百架,看似和战时动辄上千架的相差甚远,但是不要忘了,随着人类的飞行器进入喷气时代,其生产价格也随之提升,一架最新式的龙一式战机最起码要二十五万华元,如果是出口的话,最起码要三十五万华元。

    五百架就是一亿七千五百万华元,这个数字如果放在战前,足以采购三千架以上的螺旋桨战机。

    而且最关键的是,此时大汉帝国已经在进行下一代战机的研发了,而且时间节点是很近的,这也就意味着现在购买大量的龙一式战机,一两年后很可能就是失败品了。

    【根据汉欧联盟条约,大汉与欧洲国家实际上是核弹共享的,只不过开启核弹的密码在大汉帝国手中,真到了战时,还需要得到汉欧司令部的授权,之所以这么做,也是为了断了欧洲其他国家自研核弹的想法,毕竟研发核弹不仅要承受外部的压力,还要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,引发内部的不满,而大汉帝国这种虚伪的共享其实就是堵住那些药自研人的嘴,甚至还大肆在报纸上宣传,研发核弹是一件浪费财富的行为,有这钱,不如给自己的国家多修几条高速公路。】

    【还别说,这种近乎虚伪的说法,还真让对很多刚刚经历战争欧洲人的胃口,很多欧洲左翼都高喊和平,不要核弹的口号,阻碍欧洲各国的核武研究,甚至欧洲的议员都表示,既然大汉帝国已经向他们共享了核弹,那么造不造核弹也就没有意义了,还不如把省下来的钱发展民生。】

    除了意大利和西罗马之外,东罗马更是要向大汉帝国采购超过十亿华元的军备武器,这其中购买的最多的就是导弹。

    其中最多的就是射程在五百公里的中程导弹,这部分导弹的数量直接超过了两千枚,每枚导弹的价格超过了十万华元,两千枚就是两亿华元,占到了总军事采购中的五分之一。

    其余的部分则是包含海军武器在内多种大型武器装备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价值三千万华元每艘的“爱琴海级导弹巡洋舰”。

    该型舰艇满载吨位超过八千五百吨,是太平洋号的升级版,必要的时候,可以搭载装载核弹头导弹,平时的时候,主要搭载上百枚最新研制的“利爪三型”导弹,最远发射距离为三百公里,这个数字比陆地搭载的导弹距离要小,但也符合此时军舰导弹的射程。

    考虑到黑海和爱琴海的重要性,这些利爪导弹大多数都是舰对舰导弹,至于对地的“岩石二型”,目前也装备了一些,只不过还不是主流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就是采购大量雷达,这些雷达的型号不一,有远程雷达,也有中程,但更多的是近程。

    更好玩的是,这些雷达都由大汉帝国下属的东欧雷达旅操纵,也就是说,东罗马自己花钱,买了监视德国佬的雷达,然后请汉国人来操纵,也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德国媒体才嘲讽东罗马是一条连骨头都需要自己买的狗。

    而东罗马对此的反应则是很平淡,因为按照大汉帝国私下的承诺,作为冷战最前线的国家,东罗马将享受到为数不多的产业扶持。

    大汉帝国的汽车产业将对外扩张,第一站就是东罗马。

    一旦完成,东罗马将成为整个欧洲地区,最大的汉国汽车生产国,虽然是贴牌生产,但这其中的经济诱惑,却是让人难以抗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