忠于皇上忠于大清!

    扬州府学的“主旋律”高考冲刺仪式给前来参加仪式的各位大人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。

    书可以读不出来,但忠字必须在心头,这一点真是讲的太好,太好了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因为时间仓促,赵安怎么也要搞个大清开国史座谈会,邀请一众大人和学生们面对面谈一谈大清是如何紫气东来,如何一统宇内,当今乾隆老太爷又是如何缔造如今这盛世,给学生们创造如此好读书条件的。

    涉及到扬州方面,重点就要谈老太爷六巡江南对扬州经济、民生的影响,至于十日那些不和谐的东西就不要谈了,容易犯错误。

    是否要开设思想教育课程,赵安也在考虑当中,作为府学教授想出政绩最好的办法肯定是大幅提高学生考试通过率,成为全省科举带头羊。

    君不见江南那些府学教授升的一个比一个快么。

    只是,这个有一定难度,而且需要相当长时间。

    除非赵安能把乡试的考卷提前弄到手,不然就算他把后世的衡中模式搬过来,至少也要两三年才能见成果。

    两三年太久了,根本不利赵安的快速成长。

    因为老太爷还有九年就要挂了。

    在这九年内必须将自己的地位提高到保险范围内,至少也得混个藩台当当,不然下场就将很不妙。

    嘉庆那龟儿子干爹的人可是不遗余力的。

    无法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创造奇迹一鸣惊人,从而飞黄腾达,那就只能走歪门邪道了。

    老太爷晚年最喜欢的是什么?

    就是一个忠字!

    为了这个忠字,多少嘉庆任命的大臣被老太爷撵走,连儿子的老师也不例外。